乡约天尚|天尚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2024-10-09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繁重前所未有。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之时间节点,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顶层策划规划是基础且不可或缺的一环。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规划,还可以优化乡村的生态空间布局,保护并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这有助于提升乡村的居民生活质量,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资源,可以从根本上极大地促进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此外,生态环境规划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正是因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规划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制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天尚集团在乡村振兴领域深耕细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行业积淀,也有着以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为首的诸多优秀案例。因此,本文将以天尚集团多年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经验,归纳总结乡村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和实施路径。

乡村生态环境规划是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农业农村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受制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发展的弊端,已成为限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本文通过解构当前乡村环境规划过程中系统统筹所需兼顾的各环节要素,明确当前政策制度的发展导向及目标,深刻理解乡村环境规划的基本内涵,提出包括农业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乡村环境规划理论体系,针对绿色发展背景下乡村环境规划目标,分析发现当前实践中存在乡村环境规划衔接不够、科技创新支撑力度不足以及对新发展理念认识不充分等问题,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管理途径,为更好地建设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目标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撑。

乡村振兴中的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强调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同时,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理念体现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和谐共生的追求,旨在实现乡村的长远发展和全面进步。

生态优先意味着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这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确保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得到妥善管理和维护。这一原则强调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在进行乡村建设和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同时,还要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土壤和水源的安全。

可持续发展理论则强调,乡村振兴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考虑未来世代的需求。我们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乡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为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此外,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确保乡村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村民,避免出现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

因此,乡村振兴的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长远性的发展战略,它旨在实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共同构建美好和谐的乡村社区。

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系统思维和整体规划理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系统思维强调全面性和整体性,注重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协同考察。在乡村振兴中,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将乡村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充分考虑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产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我们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另一方面,整体规划理论则强调对乡村振兴进行全面、长远和科学的规划,这包括了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整体规划可以确保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出现盲目发展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整体规划还可以帮助规划者和建设者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还应该注重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共推的局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投入资金、加强监管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市场则可以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乡村产业的优化升级;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参与乡村建设、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的系统思维与整体规划理论是指导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工具和方法。通过运用这两种理论,规划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理论紧密相连旨在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强调在推动乡村经济振兴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确保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管理。这看似与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十分相似,但是其根本逻辑是不同的。

绿色发展强调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它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影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在乡村振兴中,绿色发展意味着要推广环保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从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在乡村振兴中,循环经济要求构建农业绿色产业链,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例如,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沼气发电或制作有机肥料,既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问题,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能源和肥源。

不难发现,相比于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偏重规划方向和思路方向,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理论更多的是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理论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让乡亲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比于上文所说的三个理论,生态补偿和激励机制则是更为实在的运行机制,它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制度安排。在乡村振兴的语境下,生态补偿主要关注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所产生的成本进行补偿,以及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这种补偿可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乡村振兴中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通过很多方面来实施,例如政府对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个人或团体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激励其持续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又或者对于因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而牺牲部分经济利益的地区或企业,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或资金援助;也可以建立绿色项目基金,为涉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这些项目的落地和实施。

激励机制则是从另一个方向入手,鼓励相关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实现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例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以鼓励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这些政策可以降低农民和企业的成本,提高其收益预期,从而增强其参与动力,也可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市场流通和价值实现。例如,建立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激励农民生产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此外,还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和公众舆论的力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这可以增强农民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激发其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创造力。

乡村振兴中的生态补偿与激励机制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生态补偿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环境基础和经济支持,而激励机制则可以激发各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规划的方法路径一个综合性的、多层面的规划过程,旨在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和谐发展,其中包括了多个部分,例如理念引领与定位、科学评估与诊断、战略规划与总体布局、细化实施与项目设计、制度保障与政策引导,以及公众参与与多方协作。

理念引领主要以上文提到的三个理论为基础,以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为根本。在进行乡村建设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短视发展。同时,要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转变,构建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污染控制、废弃物循环的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体系。这种理念引领确保了乡村振兴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保护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定位上,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规划要注重打造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这意味着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农业生产活动的合理安排,还要注重乡村生活区的布局和设施建设,为乡亲们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此外,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重要的一环,要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修复,确保乡村地区的生态平衡不被破坏。

科学评估与诊断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乡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风险,为制定针对性的规划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通过评估与诊断,可以明确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和优先领域,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乡村生态环境的现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例如自然环境条件,其中包括了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水质、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分析;生态系统状况,评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等,判断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性;以及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等环境污染源,分析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特征,评估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通过对乡村生态现状的评估,可以有效识别出乡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例如资源约束问题、生态退化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并通过对环境问题的识别,来进行生态环境中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的风险评估。

在对乡村环境有完整和清晰的诊断之后,就可以开始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布局了。在总体布局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同时,根据乡村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资源特点,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确保空间的合理利用和高效配置。

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同时注重乡土文化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发展需求,调整产业布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最后,也应当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乡村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基于现状评估、问题分析和整体规划,就可以制定详细的生态环境规划,明确各项任务和项目的具体内容、实施路径和预期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规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确保能够指导后续的实施工作。

在规划的过程中和结束之后,都需要对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最好定期组织项目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优化实施方案。

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将为乡村生态环境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这些政策措施应涵盖法律法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

例如,在法律法规层面,可以建立健全与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支撑。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还可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此外,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如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发展战略等,以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引导方向的政策方面,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合理规划乡村空间布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调发展。这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同时需要鼓励农民采用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广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等技术应用。政府可以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以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和普及。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也是不错的方法,这可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培养农民的生态文明理念,让他们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与多方协作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过程中,公众参与不仅体现了对乡村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还能为规划提供实际的需求反馈和智慧,从而使其更加符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期望。

首先,公众参与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作为乡村的主体,他们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直接的诉求和感受。通过参与规划过程,农民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确保规划方案能够真正反映他们的愿望,进而提升规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其次,多方协作在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规划中同样不可或缺。这包括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地方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各方利益,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等方式支持乡村生态环境建设。非政府组织则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为乡村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在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公众参与与多方协作的有效性,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让村民了解规划进展和实施情况;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完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并提供有价值建议的村民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相关方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规划的实施。

基于多年的深耕,天尚集团在乡村振兴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诸多优秀案例,此文将以青田龙现村德清东衡村两个案例为引导,阐述天尚集团对于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规划的实践及取得的卓越成果。

天尚集团在丽水市青田县龙现村的规划中,秉持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融合、产业创新的理念,致力于将龙现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通过整合当地资源,发挥天尚集团在乡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投资等方面的全链条优势,推动龙现村的全面发展。

图丨青田县龙现村

青田县拥有悠久的稻鱼共生系统,这一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天尚集团作为乡村振兴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引入创新理念和运营模式,旨在进一步提升龙现村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天尚集团在青田县龙现村的生态规划主要围绕三个目标展开,即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其具体发展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保护龙现村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稻鱼共生系统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龙现村的农耕文化,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该村的经济发展持续,切实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图丨稻鱼共生博物馆

在具体设计上,天尚集团为该村设计了诸如农遗公园、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和社区共建等多个部分。其中,农遗公园已经成为传播农遗文化、保护农遗成果的重要学习借鉴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而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还促进了村民的收入增长。

图丨农遗学院

在湖州市德清县东衡村,东衡村曾以采矿业为主导产业,环境污染严重,村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010年,东衡村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矿山全部关停,并对废弃矿地进行整治,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此后,东衡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与天尚集团等外部力量合作,共同推动村庄的绿色发展。

图丨德清县东衡村

针对东衡村的现状,天尚集团为其量身定做了三个发展目标,分别是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文化繁荣旨在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打造生态宜居的和谐乡村,同时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并且保护和传承东衡村的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文化内涵。

图丨德清县东衡村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天尚集团对东衡村进行了多项规划项目。例如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废弃矿地进行整治,按照“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居则居”的原则,打造工业平台、连片水田和矿地村庄。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比如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引进鱼菜共生、浙江省淡水研究所等项目,推动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了水产、粮食、休闲农业等三大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钢琴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产业格局。以及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依托东衡村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发研学民宿、商业街区、主题乐园、研学营地等项目业态,打造“产、学、研、游、购”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集群,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与此同时,还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赵孟頫书画、钢琴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创意高地,引进知名艺术品创作团队和电商交易平台,增强艺术馆及文化街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图丨德清县东衡村

作者:钟农平  吴越阳

注: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