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天尚|以规划与运营赋能乡村振兴
2024-02-29

乡村振兴意味着农村需要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型和升级,包括农村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态等,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提高,并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优秀的规划和良好的运营缺一不可。因此,本文将阐述以规划与运营赋能乡村振兴的基本理念,并解析相关的成功案例。

乡村振兴在我国的重要性无需多提,早在2019年,自然资源部就发布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在《通知》中,就着重强调了规划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性。

《通知》中提到,要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同时,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反映村民诉求。

《通知》对于规划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晰了,即规划应当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工作只有了解当地情况,了解村民诉求,并以此做好规划和设计方案,具体的乡村振兴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不仅如此,在2023年初,国务院还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在《意见》中,进一步论述了守好“三农”基本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要求。其中,着重提到了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及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还强化了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根据《意见》,需要坚持县域统筹,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推进以乡镇为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农民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用地需求,出台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此外,还需要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则,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立完善传统村落调查认定、撤并前置审查、灾毁防范等制度,并制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指引。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已有许多政策都在强调乡村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自然有其原因所在,而要讨论以规划和运营来赋能乡村振兴的根本原因,就要从乡村振兴的基础方法和底层逻辑说起了。

规划设计的应用

在规划整合完当前资源之后,第二步就应当是将它们利用起来。利用和挥霍是不一样的,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也是规划工作的一部分。资源利用的方式有很多,各个地方的土地政策也不一样,产业基础也不一样,因此资源利用的方式是需要因地制宜的

在资源利用的阶段,需要有效地规划现有资源,做足前期的调研功课,这样才能把每一分资源都“花在刀刃上”。此外,很多资源并不是拿来即用的,要将它们利用起来也需要前期的投资。例如,归属于第一产业的农产需要农具和人力投入,而合理地使用科技可以大大提升产业的产出效率;又比如,建设第二产业的过程中,适当的工具/场地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销售过程中的宣发也需要投入;归属于第三产业的旅游更是如此,自然资源虽好,但是基础建设也必不可少,风景虽好也需要开发建设。

如何科学地、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如何避免浪费和低产出的投入,这是规划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无论是资源的整合还是利用,都离不开规划的赋能。

坚持“上下结合”规划建设宜居乡村

秉承“把规划还给乡村把设计还给农民”理念,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听取乡村居民意见和建议,鼓励农民畅所欲言,形成符合传统习俗和村民意愿的规划思路,赋予规划在群众中的生命力。

坚持“地域特色”塑造乡村特色风貌

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底线,尊重村庄山水自然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合理的绿化方案,改善村庄景观质量;以优质高亮品种种植为依托,谋划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倡导乡村旅游模式,提升村民经济收入。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村民需求

通过梳理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居民的出行、生活便利;通过建设休闲广场和健身广场等公共活动设施,为村民提供更好的互动、交流场所,提升村庄空间品质。

资源整合,是村集体与村民资源连接的一个过程,并且建立在资源定价的基础之上。因为资源如果没有价格,那它就仅是一个资源,而在定价之后,资源就会变成一个可经营的资产,所以资源整合是以经营权作为纽带去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老百姓资源的第一层链接

在资源整合过程当中,有几件事情需要去做:

1.摸清家底。对村内的资源,包括村社、老百姓的资源进行分类和造册。造册是为了方便后面的定价工作,有利于将这些资源合理地划分为公共资产、服务类资产或者经营性资产。

2.理清产权关系。它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去进行经营权委托的一个资源清单。

3.通过议事程序去达成共识。共识怎么去形成?形成的是什么?第一个是定方向,第二个是去定规划,第三个是去描绘蓝图,也就是大家要手牵手,携手一起走向一个光明的方向,这个光明的方向是什么样的,必须要有一个呈现,这样老百姓才能真正了解并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力量。

4.是资源整合。资源整合的过程也是村集体组织功能完善和治理水平提升的一个过程。从以前的行政服务功能变成治理,这其实是有区别的,因为行政服务是大家在主观上能够理解的,但治理是需要老百姓参与的。所以第三点达成共识的过程其实就是从行政服务的职能转变成治理职能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之后就是要去完善它,尤其是完善村集体经营村内资产的功能。

统一运营是为资产收益去做链接,在这个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市场的需求作为导向,去实现组织与市场的第二层,此链接指的是集体跟市场的链接,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做什么?要明确村集体的主权地位,因为资源的所有权都是属于村集体的,所以要在所有的资源集中起来后由村集体统一对接,在这个过程中,村集体要发挥桥梁的作用,一端是老百姓分散的资源和社里分散的资源,另外一端就是市场和产业。

所以运营的是什么?是村内的资源,这个资源又分为有形的资源和无形的资源,有形的资源就是通过定价能够产生收益的这一部分资产,把它变成一个可经营的资产。无形的资源指的是生态、人文。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分类去做资源清单,通过市场逻辑去定价,通过契约和规则去保障体系的一个运转,包括传统的公益、节气民俗活动,特别是乡贤和人才的引进,甚至包括产业受限的不利因素,利用乡村的生态环境,转变成有利条件,这些都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益共享是IOS模式里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清晰的权责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其实有非常多的关联主体,包括村民小组、村集体产业方、投资方、外来的创就业的人员以及可能来消费的潜在乡村旅游者等,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规则来平衡这些关联方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融合发展。

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设计建设运营三大部分,而其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般都是运营部分。因此,除了规划之外,以运营赋能乡村振兴也是非常重要的。

长效的运营其实就是资源管理服务。在整个运营过程当中,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一些具体的工作去支撑。比如,在资源管服过程中需要去做产业的策划,其中包括了机制的设置和治理制度的设计。在这个过程当中,怎样让村集体能够发挥足够的治理作用,同时企业或者市场方还能够协助村集体去完善、提升治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就资源的投入产出来说,长期长效的自循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村集体自身无法进行高效的运营,那么资源的投入产出就无法达到平衡。此时不要说收益了,持续的投入就够让人头疼的了。因此,企业和市场方对于村集体的运营协助非常重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教学和协同治理可以有效地提升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例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运营团队需要认识到,怎样形成一个对价机制去对接市场,让资源能够实现更大的溢价。其次,是对整个产业的管理和服务,包括整个项目、产业的一些推广等等,这样的完整链条就形成了整村运营。

总之,乡村运营还需要注重品牌化、特色化、差异化,综合考虑乡村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产业结构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引导乡村发展,通过合理的市场运作和营销策略,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品牌,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乡村振兴。

从全国来看,对于乡村运营,还是有一些优秀案例的。譬如:陕西的袁家村、浙江的临安区等。由此看乡村振兴,冠冕堂皇的所谓管理真的不太重要,政策扶贫也已经时过境迁,而市场利益驱使下的运作、运营和经营才是振兴之路。

在了解完以规划和运营赋能乡村振兴的底层逻辑之后,下一步就是将其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在此,本文将分享两个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并分析其是如何运用规划和运营取得成功的。

祁浜村地处周庄镇的中西部,距离周庄古镇7公里,占地面积2.63平方公里,水陆交通便利,有老锦周公路、大桥北路延伸路、大学路直通该村,同周通路东西贯穿全村,规划的市镇重点工程龙云线也穿越腹地,中心河流境而过。

图丨祁浜村

这里,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特色明显,交通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2017年,在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关于对“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公示名单》中,周庄•香村旅游区名列其中,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景点。此外,它还曾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村、生态村、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运动、苏州市先进村、苏州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苏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图丨祁浜村

然而,正是这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曾经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乡村人口空心化,活力不足,乡土特色受到冲击和破坏等等一系列问题。在最萧条的时候,全村120多户人家中,仅有100多个常住人口,并且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而村庄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或者迁居到镇上和市里,村里的房子日渐空旷和荒废,大片土地被闲置,整个村庄都呈现出了一副“衰败”的景象。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自2016年起,祁浜村凭借三株浜村的自然优势,与旅游公司联手,共同出资成立乡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整体规划44公顷,规划设计和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农耕文化展区和特色农耕体验区等等多个区域。此外,为了盘活村里处于“休眠”状态的土地资源,还成立祁浜村农房合作社,合理利用村民闲置的房屋和宅基地,由乡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出资租赁,统一修缮、装修,打造了“香村·祁庄”这一民宿品牌。

图丨祁浜村(图源“汇谷规划设计”)

在多方的合作和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帮助下,其成果是显著的。截止到2017年底,祁浜村已开放8栋“年代秀”为主题的特色民宿。其中共有客房21间,分别展示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本世纪00年代乡村生活,意在将旅居客带入一个有时代烙印的环境中,营造出独特的乡村文化体验。在2019年,香村·祁庄入选了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时至今日,香村已经大致改造完成了,同时成功成为一个在江南水乡原生态村落里生长起来的美丽乡村品牌。这里四季都弥漫着花香,各种季节的花次第开放,还有着种类丰富的果树和田牧里的种植物。这些都是那些长时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没有体验过的生活和环境。

图丨祁浜村

成功的规划和运营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成功。在2021年一年中,这里就实现村级总增收入897万元,人均增收入4.38万元,成功实现了包括经济、活力等多方面的乡村振兴。

开弦弓村位于七都镇(2004年,七都镇与庙港镇合并,更名为七都镇)东南方向。现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81户,常住人口2884人。交通便利,庙震公路贯穿其中,沪苏浙高速公路出口和苏震桃一级公路就在该村南部。

图丨七都开弦弓村(图源“青浦规划资源”)

它本身是太湖东南延岸的一个普通村落,又名江村。由于有两条水流穿村而过,一水弯似弓,一水直如箭,因此得名开弦弓村。这个村子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是联系浙江、江苏和上海的重要节点

在1936年7月,就读于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费孝通先生来到开弦弓村调研,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自此,“江村”就成了开弦弓的代名词,它是中国乡村发展变迁的经典样本,也是世界观察中国乡村的最好窗口,有“华夏社科第一村”之称《江村经济》这本著作也由此成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个里程碑。

图丨七都开弦弓村(图源“江南时报”)

因此,江村在运营中以打造“中国·江村世界·水乡”为形象定位借助“江村经济”的世界影响力,以江村文化为统领,依托湖荡、鱼塘、稻田等自然本底,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线,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引领区。由于此地的江村文化、水乡文化底蕴深厚,研学文化已逐渐成为区域重要品牌。此外,这里定期举办江村Club,不仅举办各类展览活动,平日里也正在逐渐成为当地居民休憩交流的场所。

图丨江村club咖啡馆

在出色的运营下,《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等长漾北片区村庄规划》入选了自然资源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优秀案例第一批推荐案例,这也是“村庄规划案例”名单里苏州唯一入选的案例,为高质量打造七都乡村振兴样板发挥了积极作用。在2022年,吴江区江村景区也成功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图丨香青菜采摘园

以上两个案例分别代表了规划和运营两种主导方式分别为乡村振兴赋能的方向。

在规划方面,祁浜村很好地利用了其优秀的自然资源,充分使用了这里物产丰富的特色来作为闪光点,并设计了年代秀主题的特色民宿来吸引游客。这些都是规划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成功赋能的结果,为其充分整合利用了当地资源,并将其最大化地利用了起来。

在运营方面,江村也是非常优秀。它利用费先生在开弦弓村的论文基础,打造研学文化交流,定期举办各类展览活动,发扬其江村文化和水乡文化。这就是运营十分成功的案例,即充分使用软实力,并通过运营将其充分利用。

作者:吴越阳 钟规评

注: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