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品|云浮市云安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一期):破局土地碎片化 激活振兴新动能
2025-06-13

当土地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密码”,一场关于空间重构与价值重塑的变革正在云浮市云安区悄然上演。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行动纲领,深度融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发展大局,由天尚集团负责设计的云安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一期),锚定“良田比较集中、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四大目标,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笔,以空间规划为墨,奋力绘就“良田美村・兴业兴水”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丨规划范围

项目横跨云安区7个镇,在1188.79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依托西江生态经济走廊的天然优势,串联东部美丽经济带与西部乡村振兴示范带,以西江新城为核心引擎,镇安镇为重要支点,科学划分北部产城融合发展区、中部高质三产融合示范区、南部生态价值实现区,构建起“点上有特色、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的协同发展新格局,规划期限从2025年至2028年,四年时间,见证蜕变。

图丨规划蓝图

项目定位以“良田连片田园美丽·村庄集中乡村和美·生态优美绿色发展·数字赋能产业高效·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多重路径促高质量发展。设计理念以解决“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出、人往哪里去”为总抓手,采用“一盘棋谋划、一张图规划、一体化实施”整治模式,撬动农用地与建设用地整治,推进生态治理、数字化农业、林业提升等工程,完善设施促城乡融合,以“全域+”促集体经济改革,探索“三生”空间重塑新路径,形成“六美”叠加的城乡高质量发展形态,助力百千万工程。

本案聚焦耕地规模质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生态保护修复三大提升示范创建,推动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化、美丽镇村特色化、生态资源价值化发展。重点落实 “增耕地面积、腾发展空间、强产业活力、优生态环境” 四大建设任务,全面提升乡村发展质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针对云安区耕地碎片化、坡度大等问题,采用“多田套合+现代农业”模式推进农用地整理。一是实施多田套合,优化农用地布局,通过补充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提升,推动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多田套合。二是实施多田提效,通过农业全链条数字化赋能,创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增质提效。

图丨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农田

以未来社区建设撬动村庄用地腾挪,推动耕地连片。一是借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石城镇高潭村农村未来社区为先行示范点,通过农民自愿参与、旧房换新房、落实一户一宅原则,通过农房置换、公寓置换、货币补偿、养老安置、城镇安置等方式,鼓励村民参与迁建,优化重塑农村“三生空间”。二是建设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未来社区,实施石城镇城乡融合社区(鲲鹏二小对面地块改造)项目、以房票模式推动村民向镇区、城区集聚,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利用率。

图丨高潭村农村未来社区示范区效果

图丨石城镇鲲鹏未来社区鸟瞰效果

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溢出价值。一是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保障项目实施,破解空间与用地指标难题,保障产业及社会投资项目落地,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创业机会,以工补农推动共同富裕,打造社会资本参与示范。二是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二三产融合,立足农业基础,融合二、三产业,推进屋顶光伏、低效产业用地提质等重点项目,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强镇富村公司对接小农户与大市场,创建广东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和改革示范。三是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化高效生态农业,开展种质改良、农业大数据分析等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工作,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四是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融合,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补齐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实现城乡设施一体化。五是落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文创旅,将美丽田园、乡村等资源串点成带,打造乡村振兴(农文创旅)示范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经营与经济发展一体化,吸引人才下乡创业创富。

图丨云安区现代智慧生态农业产业项目(一期)

实施西江河流域综合生态治理与小河流域治理,建设美丽河湖。一是开展西江河流域综合生态治理先行规划,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西江河道管理范围线内村庄建设用地、产业用地、耕地空间,保障西江流域港口物流及产业用地发展。二是实施云安区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建设堰坝工程,强化河湖防洪安全,修复河湖空间形态,科学清淤疏浚。合理布设滨水滨岸慢行道、滨水滨岸小公园,建设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

图丨云雾山森林公园效果

实施云安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工程,一是系统推进林分提质改造工程。对桉树商品林实施分批提质改造,对马尾松林、湿地松林等易感染树种,分阶段推进改造提升,优化林分树种结构。同步开展特色经济林改造,推进桉改油茶、桉改麻竹项目,发展特色肉桂等林果产业,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二是创新发展林下立体经济。探索“林上、林中、林下”立体化空间开发模式,规划发展牛大力、巴戟、百合等林下种植产业,构建多层次林业经济体系,拓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新路径。三是强化生态景观建设与林业保障能力。推进西江沿岸(涉林)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建设,在沿岸科学布局,打造森林生态景观带。同时,提升营林防火及综合保障能力,按需修建林区公路,新建生物防火林带,筑牢林业安全发展屏障。

本案通过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机制,依托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出”、“人往哪里去”等问题。同时,推行“强村公司”运营,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产业分红,促进集体增收与农民致富。

在乡村风貌提升过程中,本案坚持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并重。通过青砖贴片、仿瓦屋顶等工艺,修复镇安镇百年老圩骑楼,重现岭南建筑韵味;深度挖掘陈璘传说、马塘庙会等非遗资源,打造文化展示馆与研学基地,让传统文化在创新实践中焕发新生。

项目引入数字化技术,构建“智慧国土”管理平台,实现土地利用、生态监测、产业运营全流程数字化。未来社区配套智慧安防、养老监测等系统,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样板。

图丨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

天尚集团致力于“浙江经验、天尚模式、全国实践”,坚持“谋划+实施+运营+价值”的闭环发展路径,通过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战略投资、产业孵化、科技赋能、资源整合等方式,全方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在专业领域,集团秉承“集约创新”理念,打破传统设计壁垒,将规划、建筑、景观、室内、展陈等设计类别有机融合,构建起空间美学一体化的集约型设计模型,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图丨天尚集团相关案例


注:此为天尚集团原创,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