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粤北群山中的连州市瑶安瑶族乡,不仅有着92.41%的高森林覆盖率,更沉淀着深厚人文底蕴——瑶族高台小长鼓舞的鼓点穿越千年,古驿道的遗迹默默诉说过往。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这片土地虽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宝藏,却曾深陷发展困境:26宗共2235.8亩土地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散乱、农田撂荒、宅基地废弃,珍贵的文旅资源也因缺乏系统规划,如同沉睡的“边角料”难以发挥价值。

图丨连州市瑶安瑶族乡

为破解困局,瑶安乡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核心抓手,特邀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天尚设计集团组成的省级规划团队,通过“无人机测绘+实地踏勘”建立“一村一图一表”数据库,精准锁定每处沉睡资源,量身定制发展蓝图。这场始于规划的“点土成金”实践,让瑶安乡迎来了从“传统农业乡”到“生态旅游乡”的华丽转身。

项目覆盖全乡2235.8亩低效闲置土地,囊括建设用地、农用地、闲置宅基地及河道周边地块等多种类型。项目深度挖掘地域特色,以瑶家文化为底蕴,以瑶家生活特色为引领,集文化观光、文化传播、民俗游乐、风情商业、休闲度假五大功能于一体,打造具有高品质的原生态瑶家文化体验旅游度假目的地。

图丨连州市瑶安瑶族乡

通过“化零为整”连片流转、“腾笼换鸟”整域建设(EPC+O模式)、“筑巢引凤”产业导入的组合拳,瑶安乡将杂乱无章的低效土地重新规划:闲置厂房变身产业空间,撂荒农田建成体验基地,废弃宅基地崛起文化地标。这种系统性改造不仅填补了当地高品质文旅配套的空白,更实现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重价值统一,让土地“颜值”与产业“产值”同步提升。

项目建设期间,即带动镇区及周边50余间村民自建房全部出租,3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今年“五一”期间带动客流超8万人次。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提供近千岗位,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年创收8000万元。

瑶安乡的蝶变,始于一张精准绘就的规划蓝图。项目结合瑶族非遗文化、红色基因与生态优势,打破传统景区“单点布局”模式,以“乡・河・驿・田・山・文”为核心要素,规划“一带一心四区”的空间结构,形成 “全域覆盖、功能互补” 的旅游格局。

图丨功能结构

核心旅游区是整个项目的心脏地带,这里聚合了综合服务中心、古瑶博物馆、瑶乡风情商业街、特色民宿集群等核心业态:游客可在古瑶博物馆溯源瑶族历史,在乡艺情・艺匠世家体验蓝染、刺绣等非遗工艺,在乡味情・古瑶百食汇品尝星子扣肉、丰阳牛肉干等瑶家风味,夜间入住融入瑶族建筑元素的野奢温泉民宿,沉浸式感受瑶家生活。

图丨瑶乡风情商业街效果

图丨刺绣汇演广场效果

以瑶安河为轴线,打造“24小时不落幕”的滨水体验带:白天可乘特色竹筏漂流、在滚水坝戏水区亲水,夜晚则有“一河两岸夜景”灯光秀、云水瑶水上全息灯光秀,沿河布局瑶家美食夜市、山歌对唱台,让“水韵”成为瑶安的灵动名片。

图丨河滩露营效果

图丨盘王云水瑶秀场

山地森林景观区:以“丛林探险”为主题,布局丛林穿越、林间索道、晨光马道、夜间露营等业态,适合背包客、亲子家庭开展户外体验。

古驿寻踪徒步区:修复骑田岭古驿道(瑶安段),串联华村古井、凉亭、枇杷汛兵营等历史节点,打造“寻古驿、品历史”的徒步线路,游客可打卡古驿城门、体验古井取水。

图丨古驿隐亭效果

历史文化景观区:挖掘兵工厂遗址资源,规划兵器主题酒店、防空洞探险、历史文创街区,让红色文化与古驿文化交相辉映。

田园风光景观区:以华村周边农田为基础,打造油菜花艺术田、农耕研学基地、玉米迷宫、萌宠乐园,春季踏青、秋季摘果,还原“瑶家田园”的质朴浪漫。

项目景观设计紧扣“原生瑶家”定位,将瑶族文化符号与自然生态特色深度融合,从入口门户到核心体验区,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地域风情。

以346省道为基础打造“探秘古瑶旅游大道”,全长5305米,南北两端设入口驿站:北入口驿站占地14439㎡,配套智慧旅游服务台、旅游停车场和公共厕所;南入口驿站占地5475㎡,配套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场。道路两侧补种银杏、紫花风铃木、桃花、杜鹃花等植物,实现“一日阅四季,缤纷瑶家情”。

图丨北入口门楼效果

图丨南入口门楼效果

在瑶安乡核心区,长鼓舞展演广场改造升级,增设瑶乡特色灯饰、观演座凳,定期举办文化汇演;乡艺情・艺匠世家设置“八匠行”(竹编、蓝染、瑶服、挑花等)展示体验空间,游客可制作专属手作带回家;水韵心灵奇旅线的“水桥博览”节点,改造洛阳风雨桥、华村古桥、特色索桥等,桥身装饰瑶族八角花、小长鼓符号,夜间灯光亮起,宛如“水上瑶家画廊”。

图丨刺绣汇演广场效果

图丨乡艺情・艺匠世家效果

图丨特色索桥效果

瑶安河滨水带采用“自然驳岸”设计,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固土,设置竹筏码头、河滩露营地、树下休闲吧,游客可赤脚在卵石滩戏水,或在河边烧烤、听山歌;田园风光区保留稻田肌理,用油菜花打造网红打卡点;古驿寻踪徒步区保留古驿道的石板路、古树,增设“古驿隐亭”供游客休憩,远眺群山,近听鸟鸣,感受 “古驿悠然”。

图丨游船码头效果

图丨古驿徒步效果

项目建筑设计遵循“尊重原貌、传承本土、就地取材”原则,对165栋农房进行分类型改造。改造后的农房,“黛瓦黄墙牛角檐”与周边山水相映,既整齐美观,又不失“原乡味”。同时,项目还新建了一批融合瑶族元素的公共建筑,让“瑶家风格”成为视觉焦点。

图丨农房外立面改造效果

该集群分为两大类型——“特色瑶族风情体验民宿”采用竹舍、木屋、泥墙瓦屋等传统形制,内设火塘与瑶绣装饰;“山间野奢温泉度假民宿”则依托山林环境,打造庭院式温泉泡池,实现“推窗见山、出门入林”的居住体验。

图丨特色瑶族风情体验民宿

图丨野奢温泉民宿

该区块用地902.98㎡,建筑面积771.78㎡,展陈瑶族服饰、乐器、生产工具等文物,外立面用毛石、木材打造“瑶家泥墙屋”质感,完美融合建筑特色与民族内涵,直观展现过山瑶独特的历史底蕴与生活美学。

图丨瑶安过山瑶文化博物馆

该区块分两个地块建设,总用地6155.44㎡,设摊位、商铺、办公区,建筑风格简洁古朴,既满足村民日常购物,又向游客展示瑶家特产。

图丨乡镇农贸市场效果

此外,项目还对瑶安河两岸、公房屋顶、河堤饰面等公共空间进行了统一改造,采用毛石、防腐木等乡土材料,点缀长鼓舞图腾等文化符号,匠心打造“和美瑶汉”示范带,让整个瑶安乡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新貌。

图丨农房外立面改造效果

这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深层价值,在于让土地红利真正惠及民生。通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瑶安乡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的转型:

清源等七村联合成立的兴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原国营南方机械厂闲置厂房改造为电商直播间、茶叶加工厂与农产品展销厅,让本地特产走出大山;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劳务用工等方式参与项目,3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280户农户累计增收2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超60万元,农民户均增收700余元,曾经的“空心村”如今充满生机。

从低效闲置的“边角料”到文旅融合的“聚宝盆”,连州市瑶安瑶族乡用2235.8亩土地的蝶变,书写了“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这里不仅整出了“省森林城镇”的高颜值,更治出了富民兴村的厚家底,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连州样本”。

天尚集团致力于“浙江经验、天尚模式、全国实践”,坚持“谋划+实施+运营+价值”的闭环发展路径,通过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战略投资、产业孵化、科技赋能、资源整合等方式,全方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在专业领域,集团秉承“集约创新”理念,打破传统设计壁垒,将规划、建筑、景观、室内、展陈等设计类别有机融合,构建起空间美学一体化的集约型设计模型,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注:此为天尚集团原创,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